English

怎样叫人不心痛

1998-08-17 来源:光明日报 张玉玲 我有话说

凡经历过装修的人,都会有这样的“三部曲”:装修前满怀欣喜、精心设计,装修时讨价还价、精打细算,装修后有诸多不满,且精疲力竭。精心营造家的愿望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遗憾。更为劳神伤心的是还会和装修队闹下很多纠纷,委屈愤怒常会萦绕于心,偶尔回想时,心中仍会隐隐作痛。

近日,记者走访了一些业内人士和消费者,请他们谈谈怎样减少家庭装修中的纠纷,让消费者在装修中少些心痛。从长远来看,这需要家装业走入规范化的市场轨道,而现阶段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。

请好装修队

据了解,对家装业的投诉已成为消费者的八大投诉热点之一,北京的家装投诉位于总体投诉的第三位。投诉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之中的装修行业缺乏规范和有效的管理,北京市7000多家装修公司取得资质认证的有800家,纳入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严格管理的却只有50家左右。大多数公司无有效的约束,不讲职业道德,大胆妄为,利用消费者的无知,偷工减料、粗制滥造;有的还私自转包工程,让素质低下的农民工承担装修业务。因此,避免装修纠纷的要诀是请好装修队。特别要请到有实力、重信誉、讲质量的装修公司。

请装修公司如与人打交道一样,如果对方是“君子”,日后有分歧也能心平气和地解决,如果对方是“小人”,那就注定不会太平,精于算计、斤斤计较将成为交往的主旋律,烦恼无尽。怎样才能请到装修行业中的“君子”?“君子”务实,不图虚名。有装修公司高挂建设部、住总等牌子,实际上是二三人的皮包公司,转请“马路游击队”的农民施工,施工质量难以保证。业内人士认为,在北京的八大家装市场上,经装饰协会和工商局认证的家装公司实力较强,各公司都有自己的施工队,少则5个,多则20个,施工人员也都属公司的正式职工,有专业技术也受公司的管理约束。特别是由装饰协会直接管辖的50家装修龙头企业,实力更强,如中侨公司,做过近百项大型工程装修,不仅有高素质的施工队,还有自己的材料基地,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装修成本。

家装市场上还规定,家装公司一年内累计被投诉3次以上者,就会被清出市场。消费者对家装公司有了约束力,不至于投诉无门,发生纠纷无人问津。也正是这样,家装公司才能形成一道尊重消费者的防线: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,替消费者着想,注重装修质量,讲求信誉,从而减少消费者的烦恼。

签好合同书

装修的纠纷说到底是关于“质”和“价”的纷争。合同是减少纷争,维护双方公平的契约。如事先以合同的形式严密细致地确定了质、价,那么在具体施工中也就明明白白、有章可循,纠纷也会相对减少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中,由于许多消费者是第一次装修,对装修知识一无所知,在签合同时只能听任装修公司的左右,所签合同对装修公司无多大约束力。

因此,北京市家装市场要求签合同要用行业协会统一制定的《北京市家庭居室装饰工程施工合同》,由行业协会的专家们来帮消费者考虑一些消费者考虑不到的问题。一些正规企业也本着对消费者和自己的声誉负责,细签合同,在长达四五十页的合同书上规定了材料、做工和价格。记者看到在中侨公司与消费者所签的合同书中,单是卫生间一项就有20多项规定,大到墙砖、灯具,小到皂盒、毛巾架都有图形、型号、品牌的详细标识。这样,合同越细,漏洞越小,装修公司可钻的空子也就越少,装修纠纷也才能减少。

正确认识装修

减少装修纠纷,除要有效地约束装修企业外,消费者是否就无可指责了?有装修企业颇为苦恼地说,一些消费者不能正确认识装修,过于挑剔,有的还无理取闹。如地板,有关部门规定其凹凸度可以有7%左右的偏差,而有消费者却要求100%的平整。装修是“人”从事的工作,不可能像机器操作的那样精确,消费者应有一个适度的期望值。另外,装修也如其它商品一样,“一分钱一分货”,在与其他人家的装修效果相比较时,不能只看到人家的效果好,而不考虑人家花的钱多少,要求60元/桶的油漆漆出150元/桶的效果,确实是强人所难。

消费者认为,辛辛苦苦攒足装修的钱实在不容易,对这即将朝夕相处的“万元消费品”产生期望也无可厚非。而且装修消费与其它大宗产品的消费方式有所不同。相比那些一次性的购回商品的消费方式,装修消费时间较长,涉及的细部多,个性化要求也相对较多,消费者也拥有更大的主动性。消费者应多和设计者、施工人员及时交流沟通,才能真正实现自己对家的设计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